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產品分類
聯(lián)系我們
-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
- 電話:13791739397
- 傳真:0537-6855252
- 郵箱:13791739397@163.com
- 網址:-
- 地址:嘉祥縣長城雕刻廠
牌坊的起源
發(fā)布時間:2013-05-23 00:00:07 閱讀:5913
關于牌坊的起源可謂眾說紛紜:“有的說起源于漢代、有的說始建于唐代、還有的說起十宋而盛于清”。牌坊在中國歷史上到底始是什么時候開始建造的?它是怎樣產生、演變、發(fā)展起來的,至今仍沒有一個統(tǒng)一的說法,也是我們研究石雕牌坊文化必須弄清的一個大問題。牌坊不論屹立在建筑群的前面,還是置于通街大路,始終離不開作為大門的功能特點,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,而且它與甲骨文中的“門”字十分相似。因此,我們可以從這一特點來追溯它的起源與發(fā)展。有專家考證,牌坊是由古代的衡門演化而來的。也就是說,石牌樓的歷史幾乎可以追溯到中國城市形成的源頭。所以要弄清牌坊的來歷,就必須先從中國古代的歷史史料記載。
人類之初,文明初建之時,古人從穴居、巢居,逐漸遷徙至地上,擇地而建,成為最早的居住之室,隨后又逐漸形成聚落。聚落又逐漸擴大成為相對固定的地域文化中心、出現(xiàn)了以城垣為基本防御形式的城邑。在此過程中,人們?yōu)榱藘仁赝夥?,隨即產生了房門、院門乃至城門等各種各樣的門。據(jù)史料記載這種大門在早期被稱之為“衡門”,《詩·陳風·衡門》載:“衡門之下,可以棲遲”。宋《營造法式》中對“衡門”的解釋為“橫一木作門,而上無屋,謂之衡門。”朱熹集傳:“衡門,橫木為門也。門之深者,有阿塾堂宇,此惟橫木為之。”在古漢語中“衡”通“橫”,衡門即橫門是指左右兩根立柱上架一根橫木而構成的簡易的門。 《漢書·韋玄成傳》:“怪王貴以禮讓為國,’宜優(yōu)養(yǎng)玄成,勿枉其志,使得自安衡門之下。”唐顏師古注:“衡門,謂橫一木磚門上,貧者之所居也。”郁達夫《木曾川看花》詩:“原野青青春事繁,鳴禽誘我出衡門。”漢蔡豈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爾乃潛隱衡門,收朋勤誨,童蒙賴焉,用祛其蔽。”晉陶淵明《癸卯歲十二月中作》詩:“寢躋衡門下,邀與世相艷。”出入衡門,衣著隨意,寓意簡樸、清貧,往往被用來渲染遠避仕途的生活氛圍。所以古代將簡陋的房屋亦稱“衡門茅屋”。直到唐代杜甫詩中尚有“歲月在衡門”之句,可見衡門流傳之久。此類衡門形象,至今在我國東北地區(qū)仍可多見,就其造型簡單也被當?shù)厝随曳Q為“光棍大門”意指非常簡陋。
就史書所記載的衡門之結構,顯然己具備構成石雕牌樓的基本要素,也可以稱之謂石牌坊的原始雛型。20世紀30年代劉敦禎先生在《牌樓算例》中說: “牌樓之發(fā)達,自木造之衡門……”。因而從“衡門”的歷史記載出發(fā),《詩經》成書于春秋時代,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。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,“衡門”至遲在春秋中葉即己出現(xiàn)。
版權屬于: http://mickeychen.cn/
版權所有。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
其他人人閱讀了;
上一篇: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
在線留言
留言記錄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